倪瓚,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學(xué)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

倪瓚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fēng)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yuǎn),惜墨如金。
倪瓚自古是“逸品”的代表,他不隱也不仕,漂泊江湖,別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但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向往倪上人的出塵境界。他的繪畫理想,或者說人性的光芒,成為中國歷代文人的精神彼岸。董其昌、石濤等巨匠均引其為鼻祖,石濤的書法題畫,從精神到體式皆是以倪瓚為法的。

倪瓚與張雨、楊維楨一樣,既屬于這個時代,又不屬于這個時代,這就是藝術(shù)對時代的超越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