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書畫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歷十七年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

董其昌擅畫山水,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強(qiáng)調(diào)以古人為師,但反對單純機(jī)械地模擬蹈襲。憑借自己對古人書畫技法得失的深刻體會,他攝取眾家之法,按己意運筆揮灑,融合變化,達(dá)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
除此之外,董其昌還特別講求用墨的技巧,水墨畫兼擅潑墨、惜墨的手法,濃淡、干濕自然合拍,著墨不多,卻意境深邃,韻味無窮;無須炫異矜奇,而真氣橫溢,充塞紙間。董其昌作畫強(qiáng)調(diào)寫意,使綺麗多姿的山水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的色彩。

董其昌的成就不單在書畫的美輪美奐、還提出了“南北宗”論,不過這個南北宗論斷界線格外模糊,所以后世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