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畫風景畫時,要有正.側.上.下.之分,取景時要取重點風景線,表現到畫面時,第一感覺就把觀眾吸引住,而且把畫面整個部局安排讓人一看有種舒服的感覺,要有美好的意景巴拉巴拉......
今天美術飯跟大家分享的是風景畫的幾種繪畫技巧,拿起筆來行動吧!
1、由遠到近,分部進行法
水彩風景畫,多從遠到近、從淺到深、從虛到實進行渲染、描繪,這樣容易掌握干濕與色彩和明暗層次,色階的銜接過渡較自己然、柔和,對初學者也更便于掌握。不過,須注意掌握時間,否則前后時間差太大,色調與明暗就來統(tǒng)一,容易失調。特別早晚的景,日出日沒,首先要定下明與暗色光對比和位置,不然就難于準確表現特定的效果。 這種分部進行法,不能看一點畫一點,須有整體觀念,切勿孤立地摳局部,要盡量縮短“時光色彩”的差距,并加強色彩記憶,以便于補充與調整。

2、由近及遠,層次推移法
在有些特殊情況下,如時間極為勿促,或早晚橙紅色的陽光照射在險峻的絕壁與古剎上,出現一種神秘而絕妙的色彩與構圖,那當然即應揮筆捉住這瞬間即逝的景象,首先定下光感與色彩在景物上的位置、對比強度及冷暖關系,而后調整形體,再從中景到遠景、天空,這樣反推移完成。很明顯,這方法帶有強烈的速寫性,也須有一定繪畫基礎之后,才掌握得住。而這種或其他隨心所欲的方法、對搶鏡頭、抓色彩,是勢所必行的,否則按步就班地畫過來,偶現的景觀就早已景象全非了。

3、全面鋪開,統(tǒng)籌兼顧法
這種畫法,是先求“共性”,后求形象,要求有很強的整體觀念和預見能力;在進行中,看起來畫面有些零亂,實則步驟性是最強、最科學,是須有一定能力和經驗才能掌握的。
所謂先求“共性”,就是由淺到深地先抓基本調子(包括由淺到深的明暗關系與色彩傾向),即首先用淺色鋪出受光面的最亮部分,留出高光,然后用最具有畫面調子傾向的淺色由亮到暗,即由高光、亮部、次亮部、次暗部、暗部、最暗,再由淺到深,即次暗、次亮、亮部。又如色彩由淡黃、中黃、桔黃、桔紅、大紅、紫紅、青蓮……這樣循環(huán)推移,直到取得統(tǒng)一而豐富,表現出協調而有節(jié)奏的色彩與明暗關系為止。這樣,畫面的大體關系就基本完成了。

學美術并沒有捷徑,堅持以下兩個方法,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1 臨摹
臨摹是能最快進步的方式,多去臨摹大師和優(yōu)秀的作品,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習到別人好的地方,也能理解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是怎么來的,從構圖到細節(jié)到顏色關系再到整理關系,更多學習的是一種對整體畫面的把控能力和關系,學會去理解畫面,理解好的地方好在哪里,微妙的關系處理,畫面的虛實、主次、空間關系,切不要過于沉溺于小細節(jié)而忽略大的關系,不管是臨摹還是寫生或創(chuàng)作都一樣,先把大關系處理好再去處理小細節(jié),最后再到大關系把控,當然好的細節(jié)也是整個畫面中的亮點和驚喜。
2 勤練習
畫畫就是這樣沒有什么捷徑可言,“天賦是每天賦予”,就是說即使每個人的天賦和成長經歷、學習環(huán)境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敏感度對繪畫,也是靠著每一天的努力和勤奮去賦予這件事,才能變成之后的天賦,每天畫畫的人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人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勤奮刻苦一定是學習繪畫的根本,更是前提,如果想在藝術這條路上繼續(xù)下去,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才能成就自己,成就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