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色是色彩中很重要的知識點,很多同學可能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的色彩畫面做不到豐富,不知道該怎么提升?這時候其實就是需要一個新的點,了解和學習補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具體該怎么做呢,下面廣州一尚畫室小尚老師就來和大家說說要如何做。

什么是補色關系?
色彩的冷暖關系,即補色關系。人們對色彩的明與暗、冷與暖理解起來并不難。如紅色光線射過來,物體的受光面就會罩上一層紅暖色,冷色也即如此。問題在物體的背光部下又是什么色彩呢?往往初學者會在此出現(xiàn)很多問題,很多人用暗紅來處理,有些人則用固有色加黑、藍、褐等色,結果畫面畫得又臟又燥。
這說明一些人還沒有掌握色彩光學反應的原理,所以,常常作畫失敗,影響了色彩的提高。那么,暗部究竟應是一種什么顏色呢?冷暖的光學反應應是用一種補色關系來畫暗部色彩。然而補色是客觀自然現(xiàn)象造成的,還是主觀的人為處理的呢?

下面例舉人的生理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的兩個科學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
一、生理現(xiàn)象
人的眼球視覺結構是由兩種細胞組成。一種是眼球里專司感光的網膜上的圓柱細胞(或稱棒狀細胞),它敏感于黑、白的吸收和補充;一種是眼球里網膜上針對瞳孔的感光—黃斑上的專司感色(亦能感光) 的圓錐細胞(亦稱簡狀細胞),它敏感于色彩冷暖的吸收和補充。
人的眼睛生理造成了對色彩的冷暖明暗要求,就像人的身體對溫度的要求一樣,太熱了想陰涼一點,太冷了想暖和一點,光線太強就想弱一點,太弱了又想強一點。而人的視覺看太暖的色彩時間長了,就想看點冷的,看太冷的色彩時間長了就想點暖的才舒服。這是人的視覺上的正常要求,這種要求構成人的視覺上的補色現(xiàn)象。
當你長期注目于陽光(白光),然后再看別的東西的時候,你的眼前就必然發(fā)暗,而看不清別的東西。這是你的眼中的圓柱細胞受到白光的強烈刺激之后,對于白光已經疲于感覺,無法吸收,而急需吸收另一種光線來加以補充和調整,使其消除疲勞。這時,你對暗就特別敏感,反之,就是另外一種要求。

二、自然現(xiàn)象
自然界色彩冷暖互補現(xiàn)象隨處可見。當早晨日出之時,紅色的光線籠罩了自然界物體的所有受光面,這時各種各樣的物體暗部都或多或少地呈現(xiàn)有綠青味。隨太陽的升高,色光由紅變黃,物體的暗部又由綠青味漸變成青紫味、藍紫味等。
尤其是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在夕陽橙紅、橙黃的光源照射下,所有天空中的晚霞及所有物體受光面,都籠罩上橙紅或橙黃色,暗部都分別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青綠或紫青味。這種色彩冷暖、明暗強烈的補色現(xiàn)象,人的肉眼能看得清清楚楚。彩照、彩色影視中的場面也科學地證明了色彩的互補現(xiàn)象。
以上這種補色現(xiàn)象在色彩訓練及色彩繪畫上應用極廣。我們的水粉靜物多在室內寫生,補色關系遠不及野外自然界中強烈。但在光源、色彩冷暖強弱的情況下,任何色彩均離不開補色的因素,若忽視對補色的應用,只知道暗部加重加黑,那么畫面上的色彩效果就必然會缺乏對比而覺得沉悶和死板。
以上就是廣州一尚畫室小尚老師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