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chuàng)作出“不落俗套”的人體(繪畫、攝影)藝術作品?
展開全部
拋去思想高度和技法層面的一些問題,單純就按歡喜程度還說,個人覺得,外國那些名畫看完之后最多讓我感覺印象深,可能是色彩構圖神情等等一些,但是不會讓我有一種“蒙娜麗莎的微笑”的那種神秘感。 不會讓我有一種想把這幅畫抱回家慢慢欣賞的沖動。 個人感覺,這就是一種直白美和朦朧美的差別??赡懿⒉豢梢桓哦?,因為畫家們想表達的思想可能不一樣。
尺度與技巧是繪畫藝術生命力的重要體現(xiàn),而兩者之間尺度的掌控更是決定藝術品生命力的近乎剛性的標準,拋開尺度,技巧等于零。也就是說,沒有尺度的技巧絕對不會誕生一副偉大的流芳后世的藝術品。 尺度是源自道德律的一種的自我規(guī)制的表達范圍和界限,更多的屬于一種“道”的范疇,而技巧更多的屬于一種“術”的范疇。前者是前提是關鍵,后者只能在前者的基礎上才能綻放為藝術之美,否則只會落入下乘,最終在藝術史上被掃入角落的垃圾堆里暗無天日。
相對于西方文藝復興是創(chuàng)作的比較裸露的一些名畫,個人覺得雖然畫中思想雖有高度,但是不夠“吸引人”,或許這就是中西思想的差距。 我很多人并不排斥尺度比較大的繪畫,但是更喜歡那些“遮遮掩掩”的,有些時候露太多了,也沒什么意思。其實國人的有色眼鏡是可理解的,畢競跟國情和傳統(tǒng)有關,絕大數(shù)的人是跟性聯(lián)系起來的,但跟藝術的角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