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
2018-08-25 - 2018-10-14
展覽地址:
紅磚美術館
展覽介紹

展覽時間:2018-08-25 - 2018-10-14
展覽機構:紅磚美術館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
參展人員:加藤泉
展覽介紹
紅磚美術館將于8月25日至10月14日推出日本藝術家加藤泉中國首個大型個展——“加藤泉”,展示藝術家過去十年中創作的50余件作品,包括為此次展覽全新定制的織物系列《無題》(2018)及其在紅磚美術館園林區中的駐地創作。同期展出的文獻展將邀請觀眾在豐富的藝術體驗后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狀態及藝術歷程中的重要節點。此次展覽由閆士杰策展,作為藝術家生涯中首次階段性梳理和總結,標志著藝術家創作又一個嶄新的起點。
加藤泉的作品特征鮮明——其輪廓普適,時而雌雄同體、四肢纖長且姿態詭譎,融合著植物屬性,仿佛源自異端的靈性世界,又具有生長于土地的原始力量。這些普世而鮮活的視覺形象獨立于東西方二元論的視覺藝術史分界,呈現出源自本土文化、帶有宗教屬性的自然觀,在藝術家虛構的世界里,這些生物既親切又陌生,以各種形式靜穆地佇立于觀眾的面前。
藝術家將“生命之樹”的概念與日本的思想體系和西方的生物進化理論相融合,表現了生靈萬物之間的和諧關系。展覽將展出目前為止藝術家尺寸最大的作品《無題》(2014),作品以樟木雕刻而成,樟木質地較軟,略帶芳香,經常被用來雕刻佛像。這件作品由數個巨大的人形雕像組成,站姿頗具挑釁性,向上伸展的胳膊長出了“人臉”,粗曠的輪廓與扎實的形態充滿原始性。
加藤泉成長于日本西南部沿海的島根縣,是日本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成長環境飽含濃郁的精靈崇拜傳統。作為日本原始宗教的神道教,屬于泛靈多神信仰,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本次展覽將與島根縣流傳的神怪傳說對話。在相對于圓廳的二號展廳中,“供奉”在基座上的軟塑膠雕塑仿佛神圣不可侵犯,令人聯想起島根縣充滿原始力量的傳統祭神儀式。展廳四周是加藤泉標志性石雕系列作品,此次特別與歷史悠久的手工石版畫結合,將神道教的信仰帶入三維空間,即所有東西,甚至包括石頭和紙張在內,都具有靈性。
加藤泉一直致力追求衍變的藝術語言,繪畫、拼貼、木雕、軟塑膠雕塑、石雕與織物漸次被納入藝術家的創作范疇,引入物質性與日式美學的對話,也體現了藝術家精湛的手工技藝。藝術家戴著乳膠手套,用手指直接在粗畫布上涂抹油彩,在看似平淡的畫面上留下了生動的觸感。其最新的織物系列《無題》(2018)和紅磚美術館的建筑空間對話,以具有實驗性的話語試圖處理“手法”和“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體現出藝術家處理空間與設置的自然過程。作品延續了由刺繡和織物構成的多畫板繪畫,人工的痕跡以及材料形態的變化在作品里一一可見。在外力作用下抖動的織物與穩固的鏈條、石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引起觀眾對作品的實際存在狀態的錯覺。
紅磚美術館園林區中駐地創作的兩件石雕因地取材,拾取自北京郊區當地的石材不經雕琢改造,直接以顏料進行繪制,更加注重物料的天然美感,以激發創作動能,與紅磚美術館獨具東方特色的磚砌現代園林空間相呼應,探索包含東方美學的“現成品(Found Object)”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