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初夏,我們為了夢想相聚在哥圖畫室。從我們來到哥圖這一刻開始,統考的路上就有一群齊頭并進的同學。
我們曾在熄燈后偷偷地點開臺燈畫速寫;也因為考試的升降和同學分享喜悲。我們相互成就,我們相互成長。統考恰逢感恩節,這一刻,我們應該對彼此說一聲“謝謝”。
圖圖也想在這里感謝命運讓我們相逢在哥圖,收獲能溫暖收獲祝福,我們心中有太多想要感恩的話,只好將它放在筆上。
關于教師
幫助學生解決畫面問題,讓學生畫的更好一點點兒,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夢想!
一對一的針對性的多輔導,多關注、多交流、多關心學生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難,多和學生家長溝通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多去關愛他們,因為你的學生馬上就要離開你了...
白巖松說過“人生中每一次的離別,都代表了一次小型的死亡......”下一次見面不知道是何時?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面?
在我們飛向遠方之前,彼此多留下更多美好!




關于學生
最好的辦法就是畫好自己當下手頭上的每一張作品,超越自我,從好的作品中獲得成就感,成功感,幸福感!增強自信心,先戰勝自己再戰勝別人!沒有別的出路!
















羅伊·利希滕斯坦,《火雞》(1961)
圖片:Courtesy of Huffington Post.

約翰·柯林,《感恩節》(2003)
圖片:Courtesy of the Tate.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靜物:懸掛的火雞和盛滿魚的鍋子》(1808-12)
圖片:wiki art.

彼得·克萊茲《靜物與火雞派》(Still Life With a Turkey Pie ,1627)
圖片:Courtesy of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丁托列托《迦南的婚宴》( Marriage at Cana ,1561)
圖片:via Wikipedia

愛德華·馬奈《富麗秀酒吧》( 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 ,1882).

阿爾布雷特·丟勒《祈禱的雙手》(Praying Hands ,1508)

布拉德·卡爾哈默《精神動物》(Spirit Animal ,2014)
圖片:Courtesy of BradKahlhamer.com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野火雞(雄性)》
圖片:Audubon Galleries.

克勞德·莫奈,《火雞》(1877)
圖片:Courtesy of Musée d'Orsay.

柴姆·蘇丁,《懸掛的火雞》(約1925年)
圖片:Courtesy of The Athenaeum.

斯坦利·斯賓塞,《火雞》(1925)
圖片:Courtesy of the Tate.

多麗絲·李,《感恩節晚餐》(1935)
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謝麗爾·米勒,《紀念4600萬只火雞》計劃中的一幅火雞繪畫
圖片:Courtesy of Huffington Post.

諾曼·洛克威爾,《自由的愿望》(1943)
圖片:Courtesy of Norman Rockwell Museum.
美術飯其他動態推薦:青春伴歌丨祝哥圖學子逢考必過穩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