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寫中衣褶的處理
是為了更好的表現出人物形態
簡單來說就是哪個部位有彎曲
哪里就最容易形成衣褶

人體骨架支點位置一般為衣紋的發散中心或指向中心,這個中心會因人體動態而發生變化,如坐姿、單腳站立、叉腰扶墻等動作都會隨之發生變化。
褶皺密集的地方多集中在肢體的轉彎處,比如肘部轉彎時,受到擠壓,衣服褶皺多成放射擴散狀,而肘關節就會因為拉扯而緊貼肢體呈緊繃狀態。

在畫衣服時一定要找準幾個點和線條:兩肩、肩線、脊柱(或身體重心垂直線)、腰、盆骨、肘、膝蓋等。這些位置能夠幫助我們更好表現人物動態。


硬材質衣物用線要硬朗,棱角分明;軟材質衣物則反之。在光線表達上,硬材質衣物,如皮衣等,高光強,反光亮,環境色折射多,軟材質衣物則反之。

在刻畫肩部及肘部時,要注意衣紋的走向與穿插關系,要能充分體現內部的體積與結構,還要能體現疏密對比關系和衣服的不同質感。

肩肘部位的表現要注意整個上肢的基本結構,特別是肩部體積、三角肌、肘部結構的體現,尤其是穿著緊身衣時,上述結構的特征更是明顯。肘關節的彎曲和直伸使衣紋在這部分形體上有較明顯的轉折和斜展的動勢形狀,這是上肢運動的結果。在腋窩部位和肩部形體轉折處,衣紋也相對比較集中

速寫最能考量作者眼、腦、手的協調能力。線條的豐富性和表現力源于長期的錘煉,沒有量的積累很難達到流暢生動的境界。所以想畫好衣褶不光要多去動腦思考,還應當多去臨摹一些局部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