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知道中高考試卷命題人是誰嗎?
很多人都認為出題人是你們學校中考、高考的老師,覺得就是他們出題,你說這句話就大錯特錯了,智能中高考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講解:
中高考的命題的組合結構是這樣的
1、綜合大學或師范大學教授占比2/3
2、全國重點中學非初三,高三的骨干教師
3、以及教育部教育考試院教輔教材編寫專家和優秀的研究員充當剩下的1/3這是高考中考的命題人的組合。

所以如果你是家長,你孩子不管在學校得了多么好的成績,還是都不要太驕傲,學校的考試是檢測性考試,不是選拔性考試,選拔性考試只有那么一次就中考和高考,很多老師在學校體制內都沒有參與過中考,高考。
一、他教你的孩子又意味著他不是大學教授,
二、教你的老師如果他的孩子上初三,高三以及他的親屬有,他是不可能去命題的。
所以不是你學校老師出的題,就體現了教考分離這樣一個邏輯,教的和考的是分離的,教的是老師考的是命題人來考,這是中高考試卷命題人的組成部分。
那么中、高考試卷的命題流程是什么呢?
起初是命題準備工作,是國家從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庫篩選出命題人,讓這些人進行神秘出差形成命題組。
然后就是命題進行的時候,我們要定命題和審核。
其次就是,我們測試試卷選拔成績中上游的學生,選擇未參與命題的老師進行實考。
后面就是印刷試卷,基本上動用了大量的警力在幾個印刷廠徹夜不眠的完成印刷。
同時有幾套備選試卷,防止內部泄漏,保密工作可謂相當緊密。
這是高考試卷的命題流程,也就是說講到這里大家會發現了和學?;旧蠜]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中高考除了教你教材的本源,學會教材,只能得到高考的送分題,他的難題你該不會,還是不會,這就是教考分離。

所以高考命題有什么樣的規律?答題有規律,命題有什么規律?
1、標準化
高考數學22道題,語文23道題,中考也是一樣,不太超綱,多是學習的順序會發生改變,你初一學函數和初二學函數就是學習的排版不一樣,所以也形成了一套標準化,考試的內容就是這些。
2、全面性
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你要把學生所學的所有的知識點都要納入考試中,但是一張考卷,畢竟地方有限、大小有限。
3、規范性
一個地方最差的農村高中和最好的城鎮高中和初中考的都是同一張試卷你出題一定要有規范性,包括答案都比較準化,規范化,一旦出現了命題失誤,破壞了這個嚴謹性,規范性就是命題失誤,它將無法匹配當地和全國的教育資源,造成分配不均,所以更加注重這個特點,所以掌握考試的規律一定可以飛速進步。

各科命題各有特點
命題是個極其繁瑣的過程,從出題到題目最終的標點符號,包括題目是否可能出現歧義,都要反復商榷,命題組一般會有兩三個通宵不眠夜。
英語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還需要從近幾個月的國外雜志中,幾百上千篇文章中挑選出主題積極向上的、生詞量比較均衡的、語法涵蓋全面的文章,進行出題。 語文作文的命題過程,首先是要翻閱所有的模擬題,堅決避免被預測到。
有時作文命題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命題期間,一位命題老師的父親去世了,后來這位老師得知消息的時候痛哭不已,傷心之余后悔自己沒有好好陪伴父親。
這位老師的經歷也刺痛了其他老師,引起共鳴,那一年的考試作文題目就與“生命”相關。 如果語文和英語的命題有一定的彈性,那么數學卷的命題特點只有一個:忠于課本。也就是說每道題必須要在教材里找到援引,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和側重。